上次的podcast得到許多網友的正面回應,希望Joseph多分享一些會員與讀者成功的經驗。
第二期的podcast由豐島來與大家分享建立權威網站與微利基網站的經驗。 繼續閱讀
Joseph作的網站真的挺多的,雖然很久沒跟大家分享了,但Joseph其實一直在默默累積自己的線上資產,因為這是賺取額外收入、提早退休的依據。雖然現在Joseph將重心同時放在Amazon實體商品販售,但利基網站、權威網站是一直以來努力的目標,而且能大量外包,所以Joseph一直沒有放下來。
這裡跟大家快速分享一個微利基網站。
這網站其實有點時間了,只是Joseph沒有很認真維護與寫作;但登入一看,流量還是愈來愈高!
這個網站非常小,因為Joseph平均一個月寫一篇文章而已,一篇文章大概500字上下,全站三十多篇文章,所以一共差不多一萬五千字左右。
裡面的內容基本上都是原創的,但內容不少是用跟Joseph學網賺裡面所教的方法content curation, content arbitrage 來快速產生內容,如果說時間成本的話,一篇文章大概是花我半個小時左右。
雖然這是個微利基網站,但其實這樣說不準確,這利基其實挺大的,包含的主題非常多,所以將來有機會可以作成一個大型的權威網站。
裡面雖然有些關鍵字非常競爭,Joseph寫文的時候也沒特別去作關鍵字研究,但由於優質內容,並加上關鍵字是長尾關鍵字,所以從搜尋引擎吸引不少流量,很多關鍵字都排名Google第一頁。
這網站比較獨特的是:Joseph開始使用比較多的tags,因為網站包含的範圍較廣,不用tags沒辦法把內容歸類,這部分帶來不少流量。
至於流量來源,Joseph基本上只作了兩個高權威、中度相關的外鏈,這就足以讓許多關鍵字排名上Google的第一頁了。
目前的收入來源主要是Google AdSense,具體金額就不分享了,希望2015年,能在網站上販售與此利基相關的電子書,大幅增加收入。
這案例我最主要想指出的是:要作一個網站,其實並不需要太多字數,就可以讓你有很不錯的搜尋引擎排名,從而帶來一些收入。
可惜的是此網站不是我2015年的重點發展計畫,也不是我主要收入來源,只是插花與大家分享一下,讓網賺新手有個概念,知道一個網站大概要多大,才有不錯的排名。
最近有一位好久沒聯絡的網賺學員,跟我分享他的網賺成果,讓我覺得非常欣慰!其實不管是作微利基網站或是權威網站,都是要花時間一門深入,經營久了,微利基網站就變成微利基權威網站,我非常高興這位學員這在朝這條路上邁進。
裡面他提到一句:
我會交由VA做SEO的部份試試看是否有成長
這裡讓Joseph雞婆一下,免得讓大家犯Joseph以前犯的錯。
在外包的時候,一開始很多人都是沒有焦點的外包,說白了一點就胡亂包,這樣的結果與把錢丟到水裡是沒什麼兩樣的。你可能會很好奇:像Joseph這麼聰明,怎麼會犯這種錯呢?確實,因為以前事必恭親,自己作習慣了,也以前VA會知道怎麼作,作了幾輪才發現問題不對。
包
說了這麼抽象,那Joseph指派什麼樣的任務呢?以前讓VA作SEO的時候,想要讓VA建立外鏈,Joseph就指派讓VA一天建20個外鏈。
「聽起來很好啊!那錯在哪裡呢?」
唉,這真是血淋淋的教訓。讓 VA建外鏈,你怎麼樣衡量VA建外鏈的成效呢?在給自己派任務,或給你的VA派任務的時候,你可以依照SMART Tasks的方式,來指派任務。
所謂的SMART Tasks,指的是(註):
Specific – 明確:當你讀任務的時候,你知道該作什麼任務嗎?
Measurable – 衡量性:你能衡量這項任務對你目標的影響嗎?有沒有什麼指標可以參考?
Achievable – 可達性:這目標可以完成嗎?
Relevant – 相關性:這項任務對你整體的大目標有何貢獻?
Time Bound – 期限:什麼時候作完?
從這幾大方向思考,你就能定比較清楚的目標了。
那前面提到的例子:建20個外鏈,該怎麼改進呢?
20個外鏈只要數量上是有衡量性的,但是外鏈的品質、相關性卻沒有明確說明。在外鏈的品質上,可以加上PA, DA, PageRank當作指標,相關性可以指定利基,甚至是特定的部落格、網站來作外鏈的目標。
可達性不用說,當然是可達成的;相關性也沒問題,因為外鏈就是流量的一環。期限的話,設定清楚的期限就可以了。
你給自己指派的任務是什麼呢?
註:Wikipedia的是用attainable, realistic,但其實不影響你指派任務。
在前一篇文章,Joseph說到建立維基百科連結的重要性,希望大家給一點正面迴響,這樣Joseph才有動力寫下去。感謝在下方留言的讀者,你們的留言真的非常有幫助!Joseph分享這些的目的,也在於跟大家加流,讓大家知道權威外鏈該怎麼作。
那究竟維基百科的外鏈該怎麼作呢?其實方法不外乎兩種:第一種是增,第二種是補。
方法如下:
找到頁面並使用它的編輯功能 ( 建議找沒那麼多內容的! ) 然後連到你的網站。但你需確定「在有你的網站上相同的主題,好讓你有充分的理由鏈接到你的網站」提醒:
你必須知道的是:「除了知識家外,維基百科也是一個 No-Follow 的網站」,上述方法的目的在於讓人們能在維基上看到連結而點閱你網站上的文章。
這基本上說的對,但還不夠全面。
所謂的增,當然是新增內容,但是問題來了:1) 新增什麼樣的內容? 2) 內容哪裡來呢?
其實這裡Joseph就要提到一些非常進階的內容,是跟Joseph學網賺裡面教給付費讀者的。如果你是作中文網站或其它非英語網站,那維基百科的內容太好新增了!你可以藉由英文維基百科與中文維基百科內容之間的差距,來增加中文維基百科的內容,並建立外鏈到你自己的網站。
這部分Joseph還可以延展下去,不過我相信聰明的讀者,你已經知道該怎麼作了。如果是跟Joseph學網賺的讀者,那建議你把課程內容再看一看,如果還是沒開竅,再來問Joseph。
那你會想:Joseph,那英文網站的內容怎麼辦呢?我的英文水平有限,該怎麼樣新增維基百科的內容呢?
這部分其實不是不能作,而是Joseph認為投資報酬率太低。你必須先寫出高質量的英文文章,之後再作維基百科的外鏈,英文維基百科有太多人修訂,新的外鏈留下來的機會不高,而且留下來的時間也不長。
所以英文維基百科的外鏈,Joseph認為是用第二種方式:補。
在好多文章裡,Joseph都講過外鏈(backlinks)的重要性。毫不誇張地說,直到今日,Joseph有不少權威網站,我還是會偶而作作外鏈,或是請VA幫我作作外鏈的。
外鏈要重質也要重量,在不能求量的前提下,就要先把質給弄好。
以前PageRank還很重要的時候,要衝PageRank的好方式是:你想要衝到PageRank 4,那你就要有數個PR 5的連結。如果你的外鏈都是PR2, PR3,那你最多就只能衝到PR3,不太可能到PR4。
要衝到你的目標PR,肯定要有與你相同甚至比你高的PR。
這時候,Wikipedia就非常重要了。
Joseph一向不說一套作一套,就來給大家看看我的google webmaster裡面,有Wikipedia的連結。
怎麼作呢?有興趣的話,留個言,這樣Joseph才有動力寫下一篇。
首先,請大家看看下面的故事
有一個營銷經理想考考他的手下,就給他們出了一道題,把梳子賣給和尚。
第一個人:出了門就罵,什麼狗經理,和尚都沒有頭髮,還賣什麼梳子!找個酒館喝起了悶酒,睡了一覺,回去告訴經理,和尚沒有頭髮,梳子無法賣!經理微微一笑,和尚沒有頭髮還需要你告訴我?
第二個人:來到了一個寺廟,找到了和尚,對和尚說,我想賣給你一把梳子,和尚說,我沒用。那人就把經理的作業說了一遍,說如果賣不出去,就會失業,你要發發慈悲啊!和尚就買了一把。
第三個人:也來到一個寺廟賣梳子,和尚說,真的不需要的。那人在廟裡轉了轉,對和尚說,拜佛是不是要心誠,和尚說,是的。心誠是不是需要心存敬意, 和尚說,要敬。那人說,你看,很多香客很遠來到這裡,他們十分虔誠,但是卻風塵僕僕,蓬頭垢面,如何對佛敬?如果廟裡買些梳子,給這些香客把頭髮梳整齊 了,把臉洗乾淨了,不是對佛的尊敬?和尚話說有理,就買了十把。
第四個人:也來到一個寺廟賣梳子,和尚說,真的不需要的。那人對和尚說,如果廟裡備些梳子作為禮物送給香客,又實惠、又有意義,香火會更旺的,和尚想了想,有道理,就買了100把。
第五個人:也來到一個寺廟賣梳子,和尚說,真的不需要的。那人對和尚說,你是得到高僧,書法甚是有造詣,如果把您的字刻在梳子上,刻些“平安梳”、“積善梳”送給香客,是不是既弘揚了佛法,又弘揚了書法,老和尚微微一笑,善哉!就買了1000把梳子。
第六個人:也來到一個寺廟賣梳子,和尚說,真的不需要的。那個人和和尚說了一番話,卻賣出了一萬把梳子。那人說了些什麼呢?
他告訴和尚,梳子是善男信女的必備之物,經常被女香客帶在身上,如果大師能為梳子開光,成為她們的護身符,既能積善行善、又能保佑平安,很多香客還能為自己的親朋好友請上一把,保佑平安,弘揚佛法,揚我寺院之名,豈不是天大善事?大師豈有不做之理?
阿彌陀夫,善哉!善哉!大師雙手合十,施主有這番美意, 老衲豈能不從?就這樣,寺院買了一萬把,取名“積善梳”、“平安梳”,由大師親自為香客開光,竟十分興隆。當然,開光所捐的善款也不菲啊!
感悟:
第一個人受傳統觀念的束縛太厲害,用常理去考慮銷售,是不適合做銷售的。
第二個人是在賣同情心,這是最低級的銷售方法叫“叩頭營銷”,是不能長久的。
第三、四人為客戶著想,可以說是“顧客滿意戰略”,自然會有好的效果。
第五人不僅能夠然顧客滿意,還能迎合顧客心理,自然就不會差。
第六人就已經達到了物我兩重天的境界,不是在賣梳子,而是在賣護身符,把顧客的價值最大化,自然也就不足為奇了。
只有初級銷售人員才去賣產品本身,而正的銷售賣的是一種理念,一種思維模式
文章來源:http://www.life.com.tw/?app=view&no=174956
這篇文章,給大家作聯盟行銷、在amazon上賣東西什麼啟示呢?
在聯盟行銷上,你要記得你賣的不只是產品,所以你不能光靠評論文章吸引流量。你賣的是一種觀念、一種問題解決方式,而這種方式才能讓你的讀者乖乖點連結,進而購買。而這種觀念、問題解決方式,就是靠資訊文章來完成。
在amazon上賣東西,你該怎麼作呢?其實道理也是一樣的,產品功能都差不多,你要賣的就是這產品能解決什麼問題,可以作到什麼其它產品不容易作到的部分,從這個部分建立你的品牌。這裡面的操作步驟相當多,很多時候都是要牽涉到打廣告、社群網路行銷的,但基本思路是如此。